热带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夜思对相信外语无用论的人,我特别同情 [复制链接]

1#
北京正规皮肤病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小年说:“只要有科技,不会外语也可走遍天下,全世界的知识都能用软件汉化。”在全球化趋势愈加明显的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对“外语无用论”深信不疑。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是否确实不需花费时间、精力去学习外语?

推荐给你,静夜思。

对相信外语无用论的中国人,我特别同情

来源:大家

ID:ipress

作者:王勤伯

科技越来越发达,学外语是否还有用?

在一些人的想象里,从事外语工作的人终究会被淘汰。他们相信,一切语言都可以通过智能设备实时翻译,只要有科技,不会外语也可走遍天下,全世界的知识都能用软件汉化,哪有必要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外语?

我是外语科班毕业生,掌握多门欧洲语言,外语是我吃饭的本钱。在“外语终将无用”的论调面前,我是否有危机感?

我没有危机感。感谢科技进步,我的外语越学越好,也加倍从外语里得到收益。

-1-

科技进步,首先降低了我的学习成本。

我的家乡是个偏远地方,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山里。我很小的时候,尽管父亲是中学英语老师,手边的外语学习资料却极少。

高中时代,我只能反复翻阅父亲书柜里的两本外文原版书:一本是阶级斗争氛围浓郁的美国19世纪爱情小说《混血姑娘》,另一本是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

这些书都是父亲70年代在四川师范学院上学时省吃俭用买下的。

年我考进北外法语系,互联网尚未普及,重复着父亲当年一样的轨迹,节省生活费买资料,无论外文原版的字典、教材、音像制品,总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影音资料对学习语言非常重要。缺少互联网的时代,免费资源非常少,下载电影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当时北外电教楼里可以租到外国电影DVD,学生各自在座位上戴着耳机观看,里面的气氛很独特,要想租到莎朗·斯通主演的《本能》,一定得在开门之前就赶到。

专业法语之外,我学习其他外语纯粹出自个人爱好和兴趣,没什么功利目的,目标也不高。我很难相信,没有经过严格的科班教育,缺少语言环境,可以把一门陌生的外语说得足够流利。

很难相信的事却在我身上慢慢发生了。年,我作为《南方体育》的特派记者去采访世界杯,刚好遇到巴西队第五次夺冠。当时我的葡语仅限于阅读,在一大堆巴西记者里,他们说的话我大部分听不懂,需要在巴西长大的外籍同事伊利克翻译给我听。

但年世界杯,我第一次踏上巴西的土地,却可以毫无障碍地独自驾车穿越这个国家,无论听力还是口头表达,使用葡语格外顺利。这是我前往一个国家旅行之前在语言方面准备最好的一次,比第一次去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准备还更好,连我自己都惊讶自己的葡语水平。在巴西,从没有人问我,“你从哪里来?”只有一次因为穿着在阿姆斯特丹转机买的橙色外套,加油站的小伙子问,“你是巴西人,却支持荷兰?”

年世界杯,我一直负责报道的意大利国家队没有取得参赛权,但因为我懂葡语,报社改派我去跟踪报道巴西队,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从年遭遇五星巴西到年第一次踏上巴西的土地,这段时间里我是怎么学习葡语的?真的要感谢互联网!感谢科技!我没有过分系统地去学,只是一直在钻研巴西音乐——我曾读过一个历史学家的话,“巴西音乐才是巴西最真实的历史”——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巴西音乐素材。不知不觉中,巴西葡语这门音乐感超强的语言以最自然的方式融入我的血液。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匈牙利语身上。我接触和学习匈牙利语的路径和葡语不同,更侧重语言学角度,但同样必须感谢科技进步拉近地理距离。没有互联网,我和我的爱人不可能立即就找到自己喜爱的匈牙利作家丰富的资料,更不可能最后还成为匈牙利文学翻译者——举例说,我们很想听听匈牙利人朗读他们国家的名著是怎样的语气,见识他们读到书中精彩之处如何抑扬顿挫,网络为我们免费提供了这些资源。

前一段我的朋友圈里一位友人欢呼雀跃,说谷歌翻译将可以帮助他在未来实现全球畅读。我确实偷笑了。别人仍在等待着科技的“未来”,我却充分享受着科技的过去和现在,语言越学越多,越学越好,这也是20多年以前的我未曾料想过的“未来”。

-2-

中国队在亚洲杯1/4决赛出局后,国内有媒体聘请意大利记者专访了里皮,其中一句话引发了巨大争议,“(中国球员)一点个人责任荣誉感都谈不上。”

这位意大利记者利卡里是我多年好友,一个诚实正直的名记,他绝对不会利用新闻和采访吸引眼球搬弄是非。

利卡里通过腾讯体育意大利足球记者小五做出了澄清。里皮根本没有这样说过,其实是个翻译乌龙。

里皮原话“Senzaentrarenelmeritodelleresponsabilitàindividuali”意思是“抛开个人责任不说”,其中“senzaentrarenelmeritodi”是意大利语的习惯表达“抛开……不说”。

根据小五的解读,翻译者可能不懂意大利语,使用了谷歌翻译,将前后文“senza”(没有)、“responsabilitàindividuali”(个人责任)等字词组合一起,似懂非懂地翻译成“一点个人责任荣誉感都谈不上”。

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懂外语的人对翻译软件的一次胜利,说明以谷歌为代表的翻译软件目前尚无法取代专业人工翻译。

但也一定会有人坚信翻译软件的未来,认为科技的落后只是暂时的。他们会认为,有一天科技发达了,这种错误绝对可以避免,不懂意大利语也可以翻译里皮专访。

我认为这是最有价值深入探讨的一点。普通人喜欢把“懂外语”和“翻译软件”对立起来,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一场殊死争斗,结局是你死我活。当下翻译软件尚不算足够发达,学外语的人还占据上风,有一天翻译软件足够强大,学外语的人就会成为古董。

所有涉及“外语无用论”的观点大都基于上述思路。他们不清楚,学外语、懂外语的人从翻译软件里得到益处和好处最多。“外语无用论”者通过翻译软件实现了一些日常交流便沾沾自喜,却不知道他们只是点了个菜,懂外语的人从翻译软件里得到的是天空和大海。

从谷歌翻译和维基词典诞生开始,我就是这两种软件(网站)的固定使用者,每天必用。

我做国际足球报道,每天需要浏览世界各地几十份报纸。大多数发达足球国家的语言我可以自由畅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德语……但也有部分语言我只能读懂一半或者小部分,必须借助谷歌翻译,例如罗马尼亚语、克罗地亚语、瑞典语、挪威语、捷克语。

此外,哪怕是我熟悉如母语的意大利语,同样存在我不懂的词汇和表达。翻查单个词语和表达,复制粘贴,谷歌翻译和维基词典真的太棒了,随叫随到,过去十来年,它们为我省下至少2、3年手翻纸版字典的时间。

在谷歌翻译辅助下实现全球畅读,或许我已经实现了,前提是我语言学得足够多,可以辨识出谷歌译文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和含混。

此外,我对谷歌不是纯粹的依赖,它只是我提高语言能力的助手。一门陌生的语言,例如荷兰语、罗马尼亚语,经过谷歌翻译原文译文对照,我很快就悟出了它们的基础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在阅读中求助软件的频率逐渐减少,现在如果我想系统地学会它们,将不是难事。

语言学得多,还可以轻易辨识出翻译软件的缺陷和错误,例如谷歌翻译曾长时间把匈牙利语“秋天”翻译成中文的“落下”,这是因为翻译过程中经历了匈牙利语“秋天”——美国英语“fall”——中文“落下”的转换。

谷歌翻译有一个让使用者输入“译文改善建议”的功能,但好几年时间里,“秋天”变成“落下”一直没变。肯定不止我一个使用者看出了毛病,但没有人去纠正,为什么我们要给一个美国科技企业白打工呢?

我认为这是谷歌翻译头痛的地方,外语好的人,利用它最多,帮它却最不诚意。语言是最活跃、变化最快的人类现象,没有海量优秀志愿者的实时参与,软件如何跟上语言的发展?

我还有一个使用翻译软件的技巧:比较一种语言翻译成其他哪种语言最准确达意。语言之间存在亲疏关系,罗马尼亚文、克罗地亚文用谷歌翻译成英文,含混度较高,但翻译成意大利文或法文,就要准确很多。

一个外语不好的人能否利用谷歌实现全球畅读,里皮采访翻译者已经给出了答案。我认为他有可能英文也没学好,所以“输出语言”选项是谷歌翻译里质量较差的中文(另一种可能是使用了国内推出的意中翻译软件)。

对照一下那句被错译的话——

谷歌翻译意大利文入中文:不考虑个人责任的优点。

谷歌翻译意大利文入英文:withoutconsideringthemeritsofindividualresponsibilities.

可以轻易看出,这句话真的不难,谷歌翻译的英文其实足够清晰,如果他英文好一些,不是使用谷歌从意大利文译成中文,就有希望避免上面的错误。翻译软件时代,外语有用吗?英语有用吗?都有的。

-3-

里皮采访的翻译者,应该只是一个普通的媒体编辑,不是职业翻译。就我所知,职业翻译是最了解翻译软件的一群人,他们使用翻译软件,很难犯下这样的错误。

一些人的印象里,学外语、做翻译的人是一群死背单词、死啃字典的古董书呆子。但当今世界有哪个行业会主动拒绝高科技呢?翻译行业使用翻译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早不是一年两年的事。

不久前,一位意大利球星太太找我帮忙,审阅一段她掏钱请翻译公司译成中文的文稿。匆匆初看,我觉得不算太好,但也不算糟。仔细修改,立即明白个中“秘诀”——这位职业翻译应该是忙不过来,处理并不细致耐心。因为不懂足球,他在个别地方使用了翻译软件(如果他耐心负责一点,完全可以求助身边懂球的人搞清楚语意),他很清楚这样的翻译可能有误,所以凭借自己娴熟的职业技巧对译文进行了含糊处理……

使用翻译软件的效率和产出,完全取决于一个人的外语水平。外语越好,求助软件频率更低,对软件纠错能力更强,产出也越好。外语越差或者不懂外语,翻译软件能够为他们提供的帮助就越小,造成的错误会越多,目前网上流传的各种闹剧神翻译,不就是为了省钱用翻译软件自己搞出来的?

认为科技会让翻译失业的人也不明白,在没有翻译软件的过去,为了和外国人说几句或者是外出旅行点菜掏钱请翻译的人也是极少的。互联网的发展,翻译软件的出现,成倍地提升了人们和世界交往的愿望和需求——需求扩大的同时,却有一些人认为学外语无用,对我这样的外语人士来说,市场前景实在太美好了。

我手边没有中国的资料,但我知道母校北外的毕业生很少为找工作发愁。在意大利,根据该国工商农手工业联合会的最新调查报告,年人才缺口最严重的职业,包括电焊工和翻译……我亦有亲身体会,恰恰是翻译软件越发流行的这几年,无论在中国还是意大利,在语言问题上来找我提供服务和咨询的行业和人不仅没有越来越少,反倒越来越多。

倒是我挺挑剔,我觉得大多数翻译工作内容重复性太强,会降低我的外语水平,减少我学习的时间。足球记者这份职业足够养活我,所以我宁愿做收入最少、对外语水平考验最高、最接近手工活儿、和翻译软件最不搭调的经典文学翻译。我可以自豪地说,懂外语,让我这个当年的穷小孩在世界面前拥有很多选择的自由。

-4-

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前一段中国网络的“英语无用论”风波。在了解抛出“无用论”的网红个人背景之后,我倒是对他没有半点先入为主的情绪。

那位网红作家出生于年,我出生于年,一样都是来自小地方的穷小孩,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现在已经或者将要跨过40岁的门槛。

我和很多学了外语的中国人,是中国和世界日益密切的交往实实在在的受益者。那位作家并不是,这方面他是局外人,有很多焦虑,所以抛出奇葩建议并不令人意外。从人性的角度看,希望把大多数人拉回同一个起跑线——这呼吁本身是绝望的,我只能报以同情。经济腾飞没有把所有人都变成土豪,开放年代给每个穷小孩接触世界的机会也不平等。

我也见识过宣扬“外语废物论”的更直截的家伙。

某土豪对我家中长辈炫耀自己与金发女性亲密短暂相处的照片,逻辑很清晰:只要有钱,不会外语也同样可以“办”到,如果没钱,会外语也不一定办得到。

我不羡慕别人的财富或经历,但我认为以此来证明学外语无用其实很荒唐。暴发户也可以用个人艳史证明学物理、学化学、学历史无用,或许学生理卫生也无用,只要有钱……

我认为对某些千疮百孔的言论和提议继续争论没有意义。中国经济和社会和世界往来的需求,大多数中国人提高自己对外交往、认识世界能力的愿望,是谁也无法改变和左右的客观事实。

前文的长篇论述,主要是反驳一个前提假设——科技发达以后,翻译软件让学外语变得无用——持这种观点大有人在,我想对他们说:

加把劲吧,朋友!科技可以改善知识获取,也可以加剧智识能力的分化,在您学会用软件点菜问路之前,早有很多学外语的人通过科技进步占到了大便宜,得到了不小的收益,看到更开阔的世界,收获了您未曾体验的经历。而且,科技越进步,这种分化趋势会扩大和持续下去。

—THEEND—

来源:授权转载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