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原来这就是懒蚂蚁效应比懒惰更可怕的, [复制链接]

1#
北京著名扁平疣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210404/8813030.html

作者:沫小童(富叔团队作者)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研究: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进化生物研究小组,曾对黑蚂蚁群进行追踪,观察它们的分工情况。

结果发现,大多数蚂蚁几乎不停歇,很勤快地寻找、搬运食物,而有少数蚂蚁,却整日在蚁群周围东张西望,无所事事。

于是,生物学家在少数蚂蚁的身上做了标记,并称之为“懒蚂蚁”。

当研究小组断绝掉蚁群的食物来源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

平时很勤快的蚂蚁表现的一筹莫展,而“懒蚂蚁”们则“挺身而出”,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

原来懒蚂蚁们不是懒,它们看起来游手好闲,实际上是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侦察”和“研究”上,从而保证群体不断得到新的食物来源。

在蚁群中,他们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是著名的“懒蚂蚁效应”。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像极了研究中的勤快蚂蚁,平时很勤奋,关键时刻却茫然,陷入“低效勤奋”的怪圈里,始终平平无奇。

但比懒惰更可怕的,就是这种“低效”努力。

所以,别让行动上的勤奋,掩盖思想上的懒惰;别让低效努力,带偏你的节奏,毁掉你的意志和生活。

没有思考,所有勤奋都是“低效”努力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公式:勤奋+努力≠好的结果。

太真实了,自己就曾亲身印证过这个公式:

以为坚持看书写字,写作文笔就会熟能生巧;

以为坚持早起运动,魔*身材就会指日可待;

以为坚持打卡背诵,英语语法就会突飞猛进;

以为坚持加班加点,工资水平就会水涨船高。

实际上呢?

书看了后面忘了前面,文笔依旧不好;

身材一仍旧维持原样;

英语语法还是搞不懂;

工资依旧没有上涨…..

我们以为忙碌便是努力,努力便有结果,然而现实是残酷的。

你自以为的勤奋,不但没有给自己带来好的结果,还浪费了时间,耗光了精力,一无所获。

就像前面的我一样,将勤奋肤浅地理解为“每天坚持做…”可没有实质进展的勤奋,和自欺欺人有什么区别?

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为什么会这样?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一书中有段对话,很直白的说明了原因:

我惊诧地注视永泽的脸,“在我看来,世人都在辛辛苦苦地努力工作啊,难道我的看法错了?”“那不叫努力,只是劳动而已。”永泽简扼地说。“我所说的努力不是这样,所谓的努力,应该要有主题,更要有目标。”

李尚龙在《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说过:“任何没有计划的学习,都只是作秀而已。”

年,谷歌在中国设立分公司。

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北京3、4个工程师产出,都抵不上总部1个工程师。

可北京的工程师每个人都很努力,并不清闲。

后来,经过分析发现,北京工程师团队虽然忙碌,但是没抓住工作要点,所以效率不高。

《我们这一代人的困惑》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大部分人看似的勤奋,不过是思维上的懒惰导致的。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小时,多久没放假了,如果这些东西也值得夸耀,那么流水线上任何一个人都比你努力多了。”

是不是很扎心?

勤奋并不难,只要条件具备,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

难得的是思考,没有思考,等于身体没有灵*,勤奋没有任何意义。

很多时候,我们只重视付出“99%的汗水”,却忽略了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

你要明白看起来很努力,并不等于有效努力。

所以,我们要付出汗水,但是也要给自己留一点空闲时间,用来思考和观察,及时调整方向,才能让汗水流的值,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

一个人的思考深度,决定了他的人生高度

哲学家带着弟子们爬山,在山上,哲学家问了弟子们一个问题:

“有一种东西,跑得比光速还快,瞬间能穿越银河系,到达遥远的地方,这是什么?”

弟子们争先恐后回答:“是思想。”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人,面对问题,为了走捷径直接放弃思想,逃避思考,照搬别人的套路活着。

那什么是深度思考?

曾担任香奈儿全球CEO莫琳·希凯这样阐述:

所谓“深度思考”,其实就是一种不断逼近问题本质的行为,对问题挖得越深,就越接近真相。

可见,想要更好的解决问题,让努力有所价值,让人生更有高度,深度思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真人秀《富豪谷底求翻身》,曾在豆瓣被观众打出了9.1的高分。

在节目中,身价22亿美元的格伦·斯特恩斯告别自己豪宅生活,在55岁的年纪,只身一人携带美元、一部手机和一辆皮卡车傍身,来到寒冷的小城。

过程中,他风餐露宿,蹲在地上给别人刷马桶,垃圾堆捡轮胎,碰到了很多困难。

但他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并没有把时间都花在价值相对较低的事情上,而是一直在深度思考,做些什么才能寻找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好的商业模式,从而赚到更多的钱。

虽历经波折,但最终他成功挑战在90天内,创造出一份价值一百万美元的基业,完成了看似疯狂却极其励志的创业故事。

有句话说的好:“智商高不是聪明,而是成型的思考与决策模式。”

一个懂得勤于独立思考的人,才能收获自己想要的,与众不同的人生。

正如,美国公司电机出了问题,导致车间无法正常运行,当所有专家反复检修,都找不出原因时。

而物理学家斯坦门茨只画了一条线,就解决了问题。

当有人质疑他索要1万美元的酬金时,他开出清单:

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美元。

而这美元,就归功于他深度思考后隐藏的知识。

电影《教父》中有一句经典台词:“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做一件事情,重要的是需要思考,怎么做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价值。

你唯有在埋头深耕的同时,投入探索,学会不断深度思考,不断地突破、努力,提升自己,才有不断的收获。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

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考的深度

知乎上,有人问:“为什么我如此努力,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其中有个特别扎心的回答:“不是努力无用,只是你在无效努力。”

美国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曾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底层劳动者,非但懒惰,反而分外勤奋。

他们为了赚到更多钱,不惜身兼数职,而且甘愿做别人不愿意做的脏活累活。

但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重复性强却看不到成长空间的工作中。以至于没留下时间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会出现,有的人看似忙碌,却仍困守局面,只感动了自己;而有的人,看似懒惰,实则暗自蓄力,一鸣惊人。

曹德旺曾给我们提出过一个建议:

“在就业的时候,你要记住去赚两笔钱:一笔是硬的钱,就是老板每个月发给你的工资,多少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是拿软的东西,那就是学会思考,积累经验,培养你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可见,拉开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不是努力的程度,而是思维的深度。

善于思考者,可以将一倍的努力换来十倍的回报。

之前爆火的95后快递小哥李庆恒,就用行动证明了。

当其他快递小哥,还在做着卸货、分拣、扫描、装车等日常的工作时,他却被评为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并获得杭州市一百万购房补贴。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呢?

原来,他边工作边在想,如何能够把枯燥无味且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玩出花样,提高效率?

经过认真思考、用心观察,他发现翻看快递代码需要花长时间,而熟悉快件的数据时能提高效率。

于是,只要一有空,他都在刻意背诵快件上的信息,反复训练记忆程度,直到准确无误为止

后来,他便练就了,你念任意一个快件上标注的号码,他都能精准无误且快速地分拣到位的绝活。

凭着这项本事,他被公司看重,参加各种技能比赛,并过关斩将,最终被评为高层次人才。

而其他的后台快递客服,仍只是麻木在行动上重复着相同的操作,认为“每天干活的时间比别人长”就是勤奋努力。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评判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从来不是看你有多忙,而是看你能做出多少成绩。

就像罗振宇说的:“你的报酬不是和你的劳动成正比,而是和劳动的不可替代性成正比。”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即使训练了一万小时甚至一辈子,仍旧无法成为顶尖人才的原因。

因为只是进行着机械式的重复,却从不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己,这样再努力也只是消磨时间而已。

努力固然重要,但是深度思考更重要。

同样的距离,有些人埋头用脚跑,而有些人会思考,选择借助交通工具,用最低的成本,完成最大的价值。

世界纷繁复杂,高手都懂得摆脱固有思维,拥有化繁为简的能力。

懂得走出机械式勤奋,跳出原有的思维格局,及时精进思维,才能突破局限迎来转机。

有这样一幅图,有3个人想要从A点到达B点。

第一个人,思考后,找准方向很快到达终点;

第二个人,从头到尾,各种折腾才到达终点;

第三个人,最勤快,但使出浑身解数也到不了终点。

现实中,最可怕也是最多的就是第三种类型,只会拼了命地在埋头绕圈奔跑,从不思考正确方向,结果毫无作为。

所以,我们与其急着盲目出发,不如停下来认真思考,脚下的这条路,怎么走方向才是对的。

世上从来没有盲目努力的成功,唯有不断地思维的创新与转变,才能精进自己,让你获得成长。

点个赞,愿你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懂得精准勤奋,忙得有价值,闲得有滋味。

作者简介:沫小童,富书作者,不倾国、不倾城,做一个自律、温暖、有爱的90后写手,和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本文:富书生活馆,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优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