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0年进出口量额齐降崔和中国在全球 [复制链接]

1#

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品进出口国;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额双降,但进口量、额大增。不得不提的是,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在其他所有贸易国家进口水产品都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唯独自美进口大幅下降。

年,受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的影响,水产品进、出口将会出现全面下降,但我国在全球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进口增长的趋势不会改变。

疫情爆发之后,水产品产业链所有环节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响:

第一产业的养殖、捕捞受影响最轻,但受终端消费量下降的影响,产品积压、生产节奏被打乱。

第二产业的加工受影响程度较大,复产复工晚于往年;国内外贸易受疫情影响受阻不畅,同样受来自终端消费下滑的影响导致加工产业景气度下降。

第三产业受损程度最为严重,受制于海产品户外消费与餐饮惨淡的局面,批发、零售流通量的低迷表现,使得三产比其他环节更加艰难。

中国水产品出口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但从年开始进入平台期,显出疲软乏力的态势,开始有波动起伏。另一方面,从年起,我国水产品进口开始高速增长,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摩擦,中国水产品进口的增幅还会更大。而年,新冠疫情将拖累整个水产品进出口增速。

从中国海关数据来看,年1-5月中国水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16.83%,出口额同比下降17.60%。与年同期相比,1-5月每个月都是减少的。下降的主要因素还是新冠疫情。而中美第一阶段的协议达成后,双方已经豁免/排除多项水产品额外税率,同时又因中国疫情控制得好,下半年出口反弹的概率较大。

1-5月份,中国水产品进口量同比年下降4.94%,进口额同比下降12.05%;但和年相比,进口量、进口额分别增长25.54%和19.16%;

总的来说,中国水产品进口下降的幅度较小,其原因是国外疫情爆发较晚,对我国初期进口影响不大,真正的影响出现在4-6月。主要水产品的进口国如俄罗斯、美国、南美国家厄瓜多尔,接下来他们的疫情控制还有待观察,复产复工还没有达到正常水平。

年中国1-5月份水产品主要出口的市场变化,日本、东盟、欧盟、美国、韩国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五大市场,占总出口量的85%以上,全都出现下降。出口日本下降5.98%、出口东盟下降21.56%、出口欧盟下降21.76%、出口美国下降8.81%、出口韩国下降17.84%。

在所有的出口品种中,大部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唯独金枪鱼是大幅上升。背后的原因是金枪鱼主要被中国的水产加工厂做成了罐头食品,销售渠道主要是连锁商超,零售环节,是疫情期间保障民生供应最有效的渠道。

1-5月份,中国几大主要的水产品进口国家和地区,其中厄瓜多尔上涨了63.78%,越南上涨了42.52%,印度尼西亚上涨10.30%,这要得益于白虾和巴沙鱼在中国市场增长强劲,而俄罗斯也增长了4.24%,这主要是鳕鱼,是因为受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要想采购足量的鳕鱼,只能转向俄罗斯。

1-5月份,中国主要的进口水产品种,白虾(33.91%)和巴沙鱼(46.98%)都是大幅增加的,当前水产品贸易仍面临几大问题,受新冠疫情影响,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主要的水产品消费大国(地区)如中国、美国、欧盟、日韩餐饮消费下降。

同时,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疫情控制尚不明朗,下一步是否会恶化还不得而知,因此国家贸易活动大受限制,全球前三大渔业展,波士顿、布鲁塞尔,青岛渔博会,最开始都说延期举办,后面疫情恶化,今年直接就直接取消了。水产贸易的从业人员,无法自由的跨境出行,自然也就没法看货、验货,疫情爆发以后,商务接触往来都受到限制。

同时受制于出口锐减的压力,水产品的内销竞争则更加激烈,国内水产品加工厂的产能也在逐步恢复,之前出口的水产品都有巨大的库存,都要通过内销渠道消化。但是内销市场也不好做,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消费信心下降,比如首先在华南市场发现新冠确诊病例,因此有关部门紧急出台法律,禁止野生动物售卖、食用,而我们捕捞的水产品都是野生动物,当然最终捕捞水产品获得豁免。

在之后北京新发地市场在案板上发现新冠肺炎病*,又牵连到三文鱼,厄瓜多尔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阳性,然后3·15晚会发生的山东即墨海参事件,上周大连凯洋公司员工发生感染,种种突发事件,都和水产品扯上关系。

这些不确定因素导致中国消费者信心下降,而信心的恢复,是需要时间的,不是说短期内就能恢复正常。我们能做且应该做的是,了解消费者心理,传递对水产品的消费信心。

那么水产品消费如何实现逆境突围呢?新冠疫情给水产业带来重大打击的同时,也让水产业、消费者发生了很大变化,比如说餐饮行业,之前都是在外聚餐,现在在家聚餐的人更多了。那么消费者此时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才能烹饪得更加方便?怎么才能获得更好的食材、服务?

这就给我们水产流通提出了要求,仓储、配送服务怎么升级?疫情期间,冷冻、预包装、半成品海鲜消费出现了很大的增长,而鲜活水产品则发生了产品形式的转变,过去消费者都喜欢吃活鲜,但随着消费趋势的改变,大家越来越不喜欢处理,更青睐简单加工。那么工厂就要能替消费者完成分割、包装等工序。

在疫情期间,所有水产加工企业都在努力破局,这种转型的趋势,在3、5年前就有企业布局,他们做了大量的新式菜品研发,尽管当时市场销量可能不高,但是此次疫情过后,突然发现一些品类需求十分红火,出乎大家意料之外,这就是调理、预制的半成品菜。

因此,想要实现逆境突围,水产企业要练好内功,提高产品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把好产品安全快捷的送到消费者手中,控制好自身的金融风险。

水产前沿:请问崔和会长,您如何看待随着中国劳力成本上涨,水产加工业回流欧美,或者转移到劳动力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国家的现象,我国水产加工业,还有竞争优势吗?

崔和:水产品加工回流欧美,这是中国疫情爆发之后业内提出的新议题,我认为有的可以回流,有的无法回流,早期的水产加工为何能集中在中国?整个产业链在全球布局是根据资源配置来决定的。疫情爆发之后,欧美供应紧张,所以加工业、制造业回流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实际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而中国劳力成本上涨,越来越多水产加工企业转移到东南亚,中国有这种驱动力,近年来也有“一带一路”的*策方针,实际上是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我们也清楚国内水产加工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但是走出去之后是否能服水土,能否存活下来,也是非常现实的问题。

早期中国为什么要做来料加工?来料加工挣得就是辛苦钱,之后我们又开始做进料加工,我进口原料加工,之后我将成品、半成品卖给谁,就不会受到诸多限制,这个转变,实际上就是因为我们劳动力成本上涨,仅做来料加工已经不能盈利了,只能去做进料加工,掌握市场主动权。

中国对虾为什么进口量如此庞大,就是因为用我们自己养殖出的原料,不如直接买厄瓜多尔、买印度的虾再加工成本低廉,它能形成一个赚钱的商业模式,企业能盈利。从这些种种变化来看,企业走出去,确实能解决劳动力成本上涨的问题,但也要因地制宜,努力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

水产前沿:在年非洲猪瘟爆发之后,业内都预测水产品消费会迎来一个大的上涨,但是现在国内水产品却陷入了低价的怪圈,这是怎么回事呢?

崔和:我个人认为,水产品的消费渠道和场景不一样,因为中国大部分家庭都习惯了猪肉、鸡蛋,但是水产品似乎不是首选和刚需。水产品更多时候出现在餐桌上是为了家庭、朋友聚会,所以水产品和猪肉的关联替代还不完全一致。近年来爆火的水产品比如说小龙虾,酸菜鱼用的黑鱼、鲈鱼、巴沙鱼,他们就是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符合消费趋势的改变。

国际上粮农组织监测,过去几十年,水产品的消费量增速是远超猪肉、畜禽的,第二点水产动物蛋白是最优质的蛋白,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国际组织都是反复论证过,水产品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比陆生动物高很多,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要求越来越高,水产品的消费量会更大。

水产前沿:经过新冠疫情和一系列的衍生事件,水产品的形象遭受了一定打击,请问我们行业该如何自律,尽快恢复消费者信心?

崔和:疫情期间,水产品的形象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恢复消费者的信心,是尽快建立水产品可追溯与认证体系,从责任的角度,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以及如何处理,是按照食品安全法销毁、下架还是退货。其次通过第三方认证,协助商家筛选出优质安全的水产品,让经营者不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这也放消费者更放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