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钓鱼人最害怕的两件事情,一个是“空手而归”,另一个就是“小鱼闹窝”。
为了野钓不走空,很多钓鱼人也算拼了血本,各种饵料、小药、各种精良的装备,甚至打一次窝能让水库的水位上升几厘米。
但如果遇到小鱼闹窝,许多钓友怕是又不耐烦了,一气之下会将这些小鱼直接摔死,扔在岸边或水中,且美其名曰:防止小鱼闹窝。
单纯从鱼类生物学上来看,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吓走水中的小鱼。鱼类作为一种冷血动物,本身的感官还没有发达到可以辨别同伴尸体的地步。因此,钓到小鱼直接摔死的做法,并不科学,它只是钓鱼人用来泄愤的一种方式罢了。
这种较为残忍的做法,也招来了许多人的不满。
有人认为,不想要它们(这些小鱼),可以放生啊,干嘛非要摔在一边。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吓走水中的小鱼,反而引来了蚂蚁、苍蝇,小鱼一旦腐烂,产生的腥臭味也会令人作呕。
对这样的钓鱼人,笔者也是相当反感。这样的做法,直接让钓鱼人的格局,下降了不少档次。
钓到小鱼就摔死,真有必要吗?部分钓友这样的坏毛病,确实应该改一改了。
防止小鱼闹窝,可以有多种办法,比如重铅找底,换用大鱼钩、大浮漂等等,并非一定要将它们摔在一边。
但有的钓友又说了,有两种“害鱼”,钓到了必须摔!那就是罗非鱼和清道夫。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反倒认为“无可厚非”。
罗非鱼和清道夫,这两种“害鱼”,确实很让人讨厌。它们都是来自遥远他乡的入侵物种,如今已在南方泛滥成灾。
罗非鱼来自非洲的尼罗河流域,清道夫则来自南美洲,这两种外来物种到了国内,由于缺乏竞争对手,活得是风生水起,大有将本土鱼种赶尽杀绝之势。
先来看罗非鱼,这种能“口孵”鱼卵的入侵者,已经将南方各省的许多水域占领的差不多了,尤其是两广、福建、海南,这种密密麻麻的入侵者几乎是随处可见。
它们的可怕之处在于繁殖迅速、适应能力极强而且食性较杂,水中的藻类、浮游动植物甚至是杂质碎屑都是它们啃食的对象。
有它们在,河流中的食物都被抢光,久而久之,本土很多鱼种都失去了生存空间。
另一种外来者——清道夫,则更是臭名昭著,它们喜欢吞食其它鱼类所产的鱼卵,也是造成本土鱼类数量下降的另一个罪魁祸首。
好在是这两种鱼都属于热带鱼种,不耐低温。前段时间的寒潮,将它们冻死了不少,但这对于它们已经在国内许多水域泛滥的现状来说,冻死部分老弱病残的个体,实在有些微不足道。
对于这两种“害鱼”,钓鱼人自然也是“斩之而后快”,钓起后就直接扔在一边,或者是就地消灭,绝不会将它们再次放生。
对于外来物种,消灭干净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惜。
但在处理方式上,钓友们还是可以更加文明一些,比如将它们丢到垃圾桶中或者就地掩埋都可以,如果直接摔在一边,污染环境不说,也显得钓鱼人的素质有些低下。
钓到小鱼就摔死,对于这种容易引发争议的做法,各位钓鱼人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