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相信很多父母都经历过孩子叛逆的阶段,无论是孩提时代的贪玩打闹,还是青春期时候的躁动反抗,都足以让父母们头疼不已。
时不时还会有一个念头在脑海里浮现:别人家的孩子也会这样吗?为什么我家孩子越是管教反而越叛逆呢?
对孩子进行管教是困难的,尤其是当孩子达到一定年龄时,他们将“随着受到更多的控制而变得更加叛逆”。
例如,父母告诉孩子不要再看电视了。
当父母第一次说这句话时,他们似乎没有听见;第二次,他们会很不高兴;第三次,父母的耐心用尽,会责骂孩子,在孩子受到责骂和惩罚之后,他会做父母要求他做的事,尽管他很不情愿。
孩子们“不听话”,父母要求的越多,他们越叛逆。
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他们被责骂后都会去做,但是内心却会感到沮丧,这让我们作为父母心里也不是滋味,感到头疼。
实际上,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将经历三个叛逆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中,父母应该为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间,学会很好地使用“鱼缸法则”,比什么说教都管用。
那么什么是“鱼缸法则”?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孩子将经历的三个叛逆时期,然后再告诉大家!
一、孩子注定要经历的叛逆期
1、第一次叛逆期:2-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仍然相对较弱,确实希望得到认可和尊重。而且他们经常不听父母的话,比较喜欢我行我素。
2、第二次叛逆期:6-8岁
六至八岁的儿童开始有了自我意识,而且发展很快,甚至可能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当和父母的意见出现不和的时候,这个年龄的孩子经常“对抗父母”,希望按照自己希望的“路线”进行行动。
、第三次叛逆期:12-18岁
这个时期的孩子处于青春发育的时期。青春期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变化迅速。
他们渴望独立和自由,同时内心也比较敏感,希望拥有与父母相同的地位,能够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所以常常因为不了解互相的想法又拒绝交流,故意做出许多叛逆的行为来和父母对抗。
二、鱼缸法则是什么呢?
有一个装着十几条热带鱼的鱼缸,鱼缸不大,约为寸左右,两年多了,体型没有很大的变化,有一次,鱼缸被意外打碎,只能先把无处安放的鱼放置在楼下院子的池子中。
几个月后,再去看鱼的时候,很惊叹的看到鱼已经长到了一尺。
大家把这个现象成为“鱼缸法则”,在儿童中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在一个大环境的空间中,孩子有更多可以进步的余地,也利于孩子的发展。
三、生活中,我们怎样打破“鱼缸”,让孩子懂事?
1.给孩子自己的个人天地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您将他带入这个世界,但他并不仅仅为您而存在,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特别是在孩子慢慢长大后,最好能给孩子足够的个人天地。
例如,父母不应该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不要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孩子整理自己的物品,不要阅读孩子的日记,也不要过多地干扰孩子的课余生活。
2、放手给孩子一点的话语权
当孩子想要自由成长时,父母应该学会给他机会让孩子面对结果,以便孩子能够更快地成长并具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孩子在家中没有任何权力,那他长大了也学不会承担义务。
当孩子2或岁时,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的权利,例如周末玩什么?午饭想吃什么?早上想怎么打扮自己?
有了这些选择,孩子们会感到受到尊重,被认可,并且在将来会更有信心,与父母的冲突也会减少。
、倾听孩子的心声
小孩会顶嘴,叛逆,是因为内心的想法没有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支持,但是又希望自己能够实践自己的想法,受到父母无故的阻拦后,这时就会和父母发生冲突。
所以,沟通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心灵的桥梁,父母不能不听孩子的想法就强行以自己的意志去要求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多和孩子沟通,倾听他们内心世界的想法,父母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急于否定孩子的一切。
而且,当父母和孩子发生矛盾时,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想法,对孩子大声呵斥。
因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和榜样。当遇到事情时,父母行为举止和处理方式都在孩子的眼睛里,孩子会学的很快,所以一个好的榜样会教出一个好孩子,只有教孩子学会与人沟通,才是解决问题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
当孩子处于第一个叛逆时期时,我们必须做好准备,让孩子少叛逆,能够与他人相处和沟通良好,并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但是,仅靠父母的教育是不够的。对于儿童而言,获取知识最快的方法是通过故事。我推荐《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这套绘本,共有10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良好的品质。
这套书不仅是4-6岁孩子的亲子共读好书,里面的故事致力于激发孩子的独立意识,引导孩子做事不拖拉、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遇到困难不放弃等等10个主题,对于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很有帮助。
给孩子们准备一些图画书不需要花很多钱,但可以让孩子们学到很多知识和生活的道理,这对培养孩子们的好品质更有帮助。在同时,阅读还能激活脑细胞,使儿童的思维更灵活、更聪明!
16开的大篇幅插画,深深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不会看到一半就扔掉走人,书中采用中英双语,对孩子的英语思维也起到一个启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