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前置,鱼跳缸有如下原因仅供参考:1、水箱太小,鱼跳出来寻找更大的水体环境。2、水质恶化:氨氮,亚硝酸盐超标,异常的pH,异常的水温和溶氧等,会引起鱼跳缸寻找更优质的水体环境。3、情绪反应,也会造成鱼的跳缸。4、打架回避,也会造成鱼的跳缸。5、跳跃捕食,也会造成鱼跳缸。6、鱼种问题:雷龙鱼类,见缝插针地跳。
00:271、水箱太小,跳缸寻找更大的水体
观赏鱼最早都是来自野外,在渔场的大池里也有不断的繁殖,当把它们放进特别小的水箱中的时候,习惯了大水体自由自在,可能就会不适应。就可能通过跳跃的行为,来寻找更大的水域,很不幸的是它只能摔在冰冷的地板上。
这种行为在泰国斗鱼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斗鱼在泰国生活在沼泽,稻田甚至路边的沟渠,这些水体的大小和状况是不稳定的,全年都在变化,在干燥炎热的季节,小水坑不断缩小甚至干涸,这时候斗鱼会纵身一跃,将自己从原有的水体环境中弹出去,寻找另一片更丰盛的水域环境。
解决方案:有条件换大水体饲养+鱼缸加盖子。
2、水质恶化,跳缸寻找更好的水体
水质恶化:水质的恶化,并非单纯的指水质的发*,浑浊等视觉现象,水质参数的恶化更为致命,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鱼会呼吸困难,会想脱离这片水体;溶氧过低,水温过低,异常的pH等都会造成鱼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或者中*等,鱼会通过跳跃的方式来寻找更合适的水体。
水质问题会造成很多鱼对环境的不适应,从而产生跳缸行为。并没有什么绝对不会跳缸的鱼。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生物学家苏亚雷斯在曾用高速摄像机捕捉孔雀鱼跳缸,发现孔雀鱼在跳跃前会先后退蓄力然后快速弹出水面,像是水中发射出来一样。完全可以轻松跳出超过它体长数倍的距离。
孔雀鱼的跳跃不像是捕食,外界也没有明显的刺激行为,这更像孔雀鱼对目前水质环境的不满,如缺乏藏身之处、氧气含量低和pH平衡不当,跳跃寻找另一片水域。不幸的是,在家庭环境中,鱼并不能总是可以跳入另一片水域。
解决方案:全面排查水质是否有问题,观察鱼的状态+鱼缸加盖子。
3、情绪反应,也会造成鱼的跳缸
a、兴奋:条件反射良好的鱼,主人一来喂食兴奋异常,有可能出现过度兴奋跳跃抢食的行为,控制不好力道可能会跳出来,如龙鱼,雷龙鱼等。
b、害怕:鱼缸前鱼不熟悉的庞然大物的移动、刺耳的噪音、突然的强光、猛烈的拍打鱼缸等各种较为剧烈的外界刺激,都可能让鱼产生害怕的情绪,从而有跳缸等应激行为。这种行为源自鱼的本能,自然界中的很多鱼都是通过跳跃来摆脱可能的危险。
c、紧张:新鱼入缸、鱼缸环境的突然改变,背景色的改变,混养配鱼数量的突然减少,灯光方向的改变等,会让一些鱼产生一种紧迫感觉,龙鱼身上时常发生这样状况。从而产生一种危机感,也可能引起跳缸。
解决方案:减少剧烈的刺激+鱼缸加盖子。
00:074、打架回避,也会造成鱼的跳缸
混养是健全鱼性格的一种方式,有些鱼独处久了,会非常霸道,容不下别的鱼。一旦新的鱼入缸,会不死不休地追打。此时的新鱼因为不熟悉环境,一直在躲避追打,也可能会在逃避追打的过程中,不小心跳出鱼缸。
毕竟在自然界,它们有时候是靠跳跃来躲避危险的。跳跃是一种很好的防御机制,因为被猎杀的鱼可以暂时逃离正在捕猎的鱼。
解决方案:混养注意观察+鱼缸加盖子。
5、跳跃捕食,也会造成鱼跳缸
以银龙鱼最为典型,其实大多数泳层在上层的鱼,都有猎食水面之上的习惯,如果是家庭环境,鱼缸水面飞过的昆虫或者爬行的虫子,都可能引起鱼的注意,一旦鱼产生猎食行为,就只能通过跳跃的方式来捕捉。如果幸运,就能落回鱼缸,不幸的话,就是躺在地上的一条鱼干。
泳层在上层和中层的鱼,跳缸概率远远大于底层的鱼,捕食范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连老实巴交的锦鲤,有时候也会对飞过的昆虫有兴趣。
解决方案:尽量避免鱼缸周围太多昆虫+鱼缸加盖子。
00:246、鱼种问题:雷龙鱼类,见缝插针的跳
养过雷龙鱼的鱼友都知道,这种鱼有多么喜欢跳,简直是无孔不入的跳,但凡留有空隙,它都能精准地跳出去。这种鱼的习性就是如此。很多雷龙鱼不是养死的,是跳死的。种类,习性,性格,生长阶段这些因素有时候也会导致鱼跳缸。
解决方案:鱼缸加盖子。
没有绝对不会跳缸的鱼,就算是养定几年的老鱼,因为生物的应激反应并非人可以度量的,我们觉得稀疏平常的事,可能会让鱼如临大敌,从而跳跃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