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水生动物健康评估,作者:小破同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好文共分享)
世界上鱼的种类共约2万余种。其中圆口纲约73种,软骨鱼纲约种,硬骨鱼纲约2万种左右,是取之不尽的实验材料资源。由于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材料易得、且绝大部分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等,所以是*性试验、环境监测、发育生物学、生理学、生态学、遗传学等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推文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几种水生实验动物模型种类。
图1鱼类斑马鱼,俗称“花条鱼”、“蓝条鱼”。鱼纲,鲤科。原产印度和孟加拉。为一种性情活泼、不怕冷的热带鱼品种。体呈长菱形,身长约5厘米左右,尾部侧扁。雌鱼体较宽,腹部膨大,臀鳍淡*色;雄鱼体较窄,体*色,背部橄榄色,从背部至尾部和臀鳍,上有数条深蓝色条纹直达尾鳍,全身条纹似斑马纹,因而得名。尾鳍深叉形。各鳍*色透明。由于条纹的多少和宽窄不同,以及鳍的差异,形成各个不同品种。斑马鱼对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抵抗力,只要水温不低于20℃即能生活,最适生长温度25℃。对各种动物性饵料或干饲料,都能食用。斑马鱼性情温和,喜结群游动。一般6月龄性成熟。卵生。
图2斑马鱼斑马鱼由于具有养殖简单、胚胎透明、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发育迅速、性成熟周期短、产卵量大、转基因和突变品系众多、遗传学工具成熟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发育、人类疾病、环境科学、水产育种等的新兴模式动物。年10月10日,在中科院水生所举行了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会议,国家斑马鱼资源中心中心以斑马鱼研究资源的收集、创制、整理、保藏和分享为主要任务,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与位于美国的国际斑马鱼资源中心和位于德国的欧洲斑马鱼资源中心并列的全球三大斑马鱼资源库之一。
图3.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青鳉是青鳉科、青鳉属鱼类。体长形,侧扁,背部平直,腹部圆凸而窄。头宽而平扁。口小,上位,横裂,下颌较长。眼大,侧上位,眼间隔宽而平。头顶及鳃盖被有鳞片。背鳍位于身体后部。臀鳍长,起点距尾鳍和眼距离约相等。胸鳍位置高,呈圆刀形。腹鳍不发达。尾鳍截形,中间微凹。肛门靠近臀鳍。体被圆鳞。无恻线。体背青灰色,腹部及各鳍灰白色。体侧上部有一条黑色条纹,从鳃盖后缘延伸至尾柄中部。
图5青鳉青鳉为淡水小型中上层鱼类。生活于沟渠、稻田、池塘及江、河、湖泊、水库沿岸水草丛中。喜群游于静水及缓流水区。摄食棱角类、桡足类、蚊虫幼虫,亦食蓝藻、绿藻、硅藻、植物碎屑、公鱼卵、鱼苗。分布于中国、越南、朝鲜、韩国、琉球海沟、日本(本州、九州、四国)。在中国分布于辽河、滦河、*河、淮河、长江、钱塘江、闽江、珠江等水系及附属湖泊,以及台湾。
图6青鳉分布图青鳉适应性强,易饲养管理,在小容器内进行人工饲养亦能生长、发育、繁殖,取材方便,卵粒较大,日本广泛研究了该鱼的发育、遗传变异及生理特征,又被广泛应用于水生*理学的材料,国际标准组织(IS0)推荐为*性试验室的标准用鱼还可当作观赏鱼饲养。
鮈鲫,又称稀有鮈鲫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鮈鲫属,我国特有种,年作为新属新种描述时仅发现于四川省汉源县流沙河。其后的调查表明,稀有鮈鲫分布区域涉及岷江中游、沱江上游、大渡河中下游和青衣江中下游,主要生活在沟渠等小水体中。自然条件下,稀有鮈鲫的繁殖季节为3~11月,产卵水温14~30℃。在室内控温条件下,稀有鮈鲫可以周年繁殖。在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饵料条件下,孵化后4个月左右即可产卵繁殖。配对成功后的亲鱼一般每隔4天左右产卵一次,每次可产卵数百粒。与国际上常用的模式鱼类斑马鱼、青鳉、黑头软口鲦、虹鳟等相比,稀有鮈鲫同样具备繁殖快、饲养简便、对环境污染和化学品敏感等优点,而稀有鮈鲫温度适应范围广、胚胎和初孵仔鱼相对较大(易观察、操作)、对有机物污染敏感性更高。
图7稀有鮈鲫稀有鮈鲫作为我国生态*理学测试的模式动物,稀有鮈鲫还有以下特点:(1)是东亚地区淡水鱼类主要组成类群鲤科鱼类的代表,是鲤科中适应江河等流水环境的鮈亚科鱼类的代表;(2)是中国特有物种,是我国污染较少、自然生态保持较好的溪流、沟渠鱼类的代表;(3)是一种温水性鱼类,同时也是温度适应范围很广的广温性鱼类,可以作为我国大部分内陆水域鱼类的代表;(4)是温和性肉食鱼类,水体中的次级消费者,代表了鱼类种类数最多的营养级。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水生所已基本实现了稀有鮈鲫的实验动物标准化,特别是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湖北省科技支撑项目的资助下,已完成了稀有鮈鲫实验动物系列标准研究稿以及相关的技术规范。在种质资源建设方面,水生所先后培育了稀有鮈鲫近交系(HAN系)和封闭群(IHB系),并建立了种质保存基地,向全国科研、检测机构提供实验用鱼或其种鱼。近年来,水生所还完成了稀有鮈鲫全基因组测序工作,为进一步拓展该模式物种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红鲫为鲫鱼的变种,主要分布在江南一带,其食用、观赏价值较高。近年来,不少学者用红鲫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过遗传育种、受精生物学、肿瘤学、*理学等科学研究。由于红鲫作为实验动物具有生活力强、性成熟早、繁殖力强、体型适当、杂食性等优点,南华大学实验动物学部已将红鲫实验动物化,采用雌核发育技术建立了红鲫近交系(图1)。近交系红鲫体色全红,身体侧扁,全鳞,口端位,无须。1龄鱼即达性成熟,平均体重11.6g,平均体长65.35mm;2龄鱼平均体重33.73g,平均体长.48mm。
图8红鲫剑尾鱼(Xiphophorushelleri)对多种农药、重金属等*物较敏感,同时多年来调查和实验结果显示剑尾鱼还对某些鱼类病原体敏感性强,以及存在盲眼、畸形等诸多突变性状,适合作为动物模型。年,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始了剑尾鱼的实验动物化工作,从近交培育、营养与饲料、人工生态、微生物控制各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主要培育RR-B、RW-H、BY-F三个剑尾鱼品系。其中代表品系RR-B系剑尾鱼近交达24代,特征为眼红体红,从形态特征、同工酶、RAPD等分析,群体有较好的遗传均一性。目前,培育的设施和饲养管理基本做到了标准化、规范化,保证其作为试验材料的反应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其中剑尾鱼RR-B系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届第一次会议的审定,是国内首个通过审定的水生实验动物品系,品种登记号为GS-,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号公告公布。公告明确了剑尾鱼RR-B系是适用于水环境监测、水产药物安全性评价、化学品*性检测、动物疾病检验模型及遗传生物学研究等领域的水生实验动物。
图9剑尾鱼参考资料:
中国实验动物信息网相关资料
龙华,汪登强,陈建武,张燕,刘江东,赵刚,陈戟,刘薇,余其兴.几种实验用鱼的研究现状[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03):-.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建所90周年所庆图片故事-《稀有鮈鲫——中国版的水中小白鼠》.
△内容来源:水生动物健康评估,作者:小破同学,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专业水产知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