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孩子,如果是女孩,只要给她一个玩具或者一本书,她或许就能一个人安静地玩。
但是,对于调皮、好动的男孩子,这种方法可行不通。即便妈妈做家务的时候,还得时刻悬着一颗心,着实耗神。
上了小学,到了孩子学习的正式起步的阶段,至关重要。父母又会经常担心:“我家孩子会不会比别的孩子差?”
对于男孩的学习,父母也许经常唠叨的一句话是:“赶快把作业写完!”,可是,男孩却往往当成耳旁风,有时候,惹得父母又气又急,以致烦躁值达到顶峰。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早在多年前就这样写道:
“在所有的动物之中,男孩是最难控制对付的。”
那么,到底该怎样教育好男孩?
在《培养高情商的孩子》一书中,有句话:
决定家庭教育成败的,不是父母的文化素质,也不是经济能力,而是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能力。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对父母的教育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把孩子教育好是父母的职责,父母需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因此,要想教育好一个男孩,三条‘’*金教育法则‘’,父母有必要了解。
01成败法则
很多父母发现,自家的男孩上了小学后,处处不如女孩,学习不如女孩,表现不如女孩,上课听讲不如女孩,作业完成不如女孩.....
其实,男孩小学期间学习不如女孩,是由于男孩的大脑发育造成的。
研究显示,
入学时的男孩比女孩在语言能力,如阅读、写作、复杂演讲等方面平均落后一年至一年半。
所以,由于小学阶段的学习很依赖孩子言语能力的发展,男孩常常处于先天不足的劣势。
而父母如果不了解这些,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而对男孩更加严格,迫使男孩要跟女孩一样优秀,或对男孩提出过高的目标,就有可能让孩子形成"成败效应"的"失败效应‘’。
成败效应是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和失败效应,是美国心理学家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
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面对一个任务,如果他多次努力以后达到目标,就发生成功效应,那么,他还愿意继续克服困难,愿意继续去解决问题。
如果,孩子努力以后总是达不到目标,完成不了任务,这种失败经验累积的次数过多之后,往往会感到失望灰心,失去自信心,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后的失败效应。
由于男孩的本身的生理发育的限制,在有一些方面能力达不到,如果父母在学习上对男孩提出不符合他能力的目标,让男孩总是经受着失败,失败次数过多,孩子就会在学习上丧失自信。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理查德墨菲博士,与德国经济研究所费利克斯·温哈特曾博士,曾经组织研究小组,追踪了英国公立学校小学毕业年级到中学毕业年级,共计万名学生的数据,进行了一项成绩排名对孩子影响的研究。
其中,研究中一条重要的发现,就是学习的自信对于孩子的影响才是最为深远。
一旦男孩失去了对学习的信心,即使男孩在青春期,大脑的发育跟上来了,他们也难以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所以,父母要想男孩达到“成功效应”,避免‘’失败效应”,就需要对小学期间的男孩,适当的降低期望值,对孩子提出适合他发展的目标。
也就是对男孩“看起点,比进步”。
多对孩子纵向比,孩子自己多与自己比,今天与过去比,只要现在的自己超过过去的自己,父母就应该肯定自己,鼓励孩子。
孩子的总成绩不够理想,单科在进步,也要肯定。
这块知识不行,另外一块知识相对过去解决了,也应该肯定。
每个孩子的起点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的发展也是不一样的,给孩子订的学习目标,要让孩子目前看得见,够得着,才有希望去努力,孩子只要盯着下一个目标,每次小步快走就行。这样,才能让孩子达到“成功效应。”
02鱼缸法则
养在鱼缸中的热带金鱼,三寸来长,不管多长时间,始终看不见金鱼的生长。然而,将这种金鱼放到了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就可以长到一尺长了。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习惯于包办孩子的一切,事事替孩子做决定,小到孩子穿什么衣服,报什么辅导班,大到孩子上是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甚至到谈什么朋友。
中国青年报社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有34.8%的父母有替孩子包办所有事情的现象,而且一直持续到孩子上大学,而这些孩子最后有58%变得缺乏主见,51%的变得懒惰。
父母的包办,让男孩就像鱼缸的鱼,失去了成长的空间,试错的机会,逐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这样的孩子,将来到了社会上缺乏独自生存的能力。很难成长为一个有独立性和责任感的人。
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指出:
因为信息时代取代了工业时代和放权自由的管理模式,所以这个世纪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术或网路的革新,而是人类生存状况的重大改变。在这个世纪里,人类将拥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必须积极地管理自己。
进入社会之后,男孩必须自己选择自己的职业、公司、创业还是加入公司……每一天面临的都将是选择。
尤其对于男孩来说,将来的承担的责任更大,因此,在男孩成长的过程中,更需要塑造男孩的独立性、责任感、选择能力、判断力。
这就要求父母敢于放手,给予男孩自由生长的空间,就如把鱼缸的鱼放到了水池中,两个月的时间,原来三寸的金鱼就可以长到一尺长了。
从小让男孩养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从小让孩子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鼓励他们自己想想办法,或者帮助孩子分析应该怎样解决,促使他找到正确的办法。
给男孩一定的主动权,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有些事情上,父母给予孩子一定的主动权,让他学着自己独立来判断。因为他从自己错误中学习到的经验一定比父母的教导要多得多。
培养孩子自己对自己事情负责的态度。
要让孩子知道,孩子自己做的事,自己的决定,要有自己负责任的勇气。
03南风法则
“北风和南风打*,看谁的力量大,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越是猛烈地侵袭,行人将衣服裹得越紧;而南风则徐徐吹动,让人如沐春风,最终,行人主动脱掉了大衣。
‘’妈妈,我离家出走了,去了一个你永远也找不到的地方……”因为妈妈的严厉批评,杭州萧山区10岁男孩小天离家出走。
据了解,小天当天放学回家,因为英语期末测试只得了90分,小天妈妈不满意,就严厉地批评了几句。不久。妈妈发现儿子离家出走了,桌上留着电话手表和一张字条。
所幸的是,最后在河边找到了小天。
家有男孩的父母会发现,当男孩犯了错误,无论你是苦口婆心地批评,言辞激烈地骂,还是语重心长地批评,教育效果都不十分理想。
有时候,不但无效反而会适得其反。还让孩子和自己容易形成对立局面,如果再碰上一个破罐子破摔的男孩,被批评烦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这是因为:
男孩大脑前额叶发育比女孩缓慢,自制力相对较弱,容易冲动。再加上睾丸激素的原因,男孩精力比较旺盛,容易变得粗暴、好斗,攻击性强。
父母的不当的严厉批评,就会激发出男孩天生的攻击性。会让男孩动辄发脾气、离家出走,甚至做出让父母后悔的事。
父母的不当的严厉批评,就像“北风”,最终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越来越叛逆。
科学家格雷斯蒂芬小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
有一次,他去冰箱拿牛奶,失手把牛奶打翻了。牛奶洒了满地,一片狼藉。
可斯蒂芬的妈妈没有发火,没有严厉批评。
而是让斯蒂芬在地上的牛奶河里玩了一会儿,然后让斯蒂芬打扫干净,并且启发斯蒂芬找到打翻牛奶的原因。就是妈妈对待斯蒂芬这次犯错误的态度和方式,对斯蒂芬影响很大,不但让他意识到犯错误不可怕,犯错误,也是一种学习的方式。这让他在以后的人生里,才不惧失败,并善于从失败中发现问题,最终成为了有名的科学家。因此,孩子犯了错误,父母用“南风”的方式,要保持冷静,要心平气和,批评的时候讲究艺术,不能一味呵斥和责备。要以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为前提,然后,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通过谈心、启发、聊天等方式,用委婉的口气指出孩子的不足,用商谈的口气,与孩子一起共同分析错误,并且,允许孩子申辩,及时澄清问题真相。这样,男孩才愿意听从父母的教导,才可以收到积极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国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曾有言: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父母只有做到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知其心”,“尽其材”,然后“救其失”。
因此,对于男孩父母而言,需要不断学习,把握男孩的心理特点,学会有针对性地“长善”和“救其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