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际研究团队23日发表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就像人类一样,在催产素的作用下,鱼类也能够感知同类的恐惧情绪。有学者认为,鉴于人类的“鱼祖先”理论,这项研究可能表明,我们的感知能力有着古老的起源。
感知同类
生活在湖泊和海洋中的鱼竟然也有感知能力?这看似荒谬,却有着科学理论的支撑。一个由美国、加拿大、葡萄牙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就将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网站上。
“识别、感知同类情绪状态的能力是高度社会化哺乳动物的标志,如灵长类动物、大象和海豚。”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写道。然而,对啮齿动物、鱼类和鸟类展开的研究表明,感知能力也在脊椎动物中普遍存在。
研究人员从生物学和神经科学角度出发,证明鱼类也可以感知同类的恐惧情绪,然后自己也会变得害怕起来,并认为这种能力是在催产素调节之下产生的。
催产素由存在于大脑中的催产素神经元合成并分泌。这种化学物质也被视为人类产生感知能力的因素之一,俗称“幸福荷尔蒙”。先前研究显示,催产素可促进信任,减少消极情绪。
研究人员以一种经常用于研究的小型热带鱼——斑马鱼为对象,先是删除了斑马鱼大脑中与产生催产素相关的基因。此后,这些斑马鱼成了“不合群”的鱼,即它们不会感知到同类的“不安”情绪,也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为。
然后,研究人员对这些斑马鱼注射了催产素,它们感知同类情绪的能力随之恢复。研究人员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情绪感染”。
这项研究还表明,斑马鱼会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