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有斤现杀鲈鱼的冷链专车
从武汉锦绣乐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下称“锦绣乐园”)启运
16小时后直抵广州
这是公司老板黄锦峰通过电商平台
完成的又一张大单
“风浪越大,鱼越贵。”被称为“武汉鲈鱼第一人”的黄锦峰,在东西湖区东山街从事鲈鱼养殖贩销,10年辗转搭上电商快车后一路狂飙,把锦绣乐园做成了“武汉活鱼”的领头企业。
鲈鱼现杀后通过真空小包装冷冻保鲜
01
从“亏了80万”到“赚了万”
年,黄锦峰在老家东山承包亩池塘,成为武汉第一个鲈鱼养殖户。
之前,他在广州某家具厂做到了管理岗,为陪伴母亲治病回到东山。目睹广东兴起的鲈鱼消费,黄锦峰筹资成立锦绣乐园,把鲈鱼引入武汉。
一切看似顺利。当年冬季起获时,养殖场遭遇低温水霉病,算下来亏了将近80万元。
“节前起获可以提升销量,但跟传统家鱼相比,带有热带鱼属性的鲈鱼在武汉‘水土不服’。”在专家眼里,锦绣乐园出现的冬季水霉病害,算得上湖北鲈鱼养殖探路案例。黄锦峰迎难而上,引入流道养殖模式寻求再破局。
流道养殖可控制水温在22℃至25℃之间,帮助鲈鱼越冬。此外,黄锦峰研判市场走势,调整养殖周期——五月中旬下苗,次年六月收网,规避冬季伤鱼风险和春季市场饱和,错峰抢占夏季活鱼市场。
年,首批反季节鲈鱼走红武汉,锦绣乐园赚回了多万元,彻底扭亏为盈。第二年,锦绣乐园用加州鲈鱼亲本繁育鱼苗,培育反季节鱼苗,形成了鱼、苗两条盈利线。
02
活鱼入户开启电商销售之路
年2月,黄锦峰决定把活鱼送上武汉市民餐桌,“为大武汉注入呼吸的活力”。
他在街道支持下加入保供行列,在办妥通行手续后,请来5辆活鱼运输车,每天将新鲜鲈鱼直接送往三镇小区。
“街坊们在家门口就买到了鲜活鲈鱼,大家都很开心。”黄锦峰每天奔波在路上,跟司机们同吃同行。那些日子,武汉市民餐桌上的新鲜鲈鱼,全部来自东西湖区的锦绣乐园。
保本销售,再额外搭上配氧专送费用,黄锦峰没想到赚钱。在他心里,有一股浓浓的武汉情怀。
当年4月,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创立“武汉活鱼”公共品牌,纳入70余家水产养殖企业,锦绣乐园背靠公共品牌,酝酿走出武汉的新路径。
黄锦峰(右)在接待商户
通过社区团购模式,黄锦峰感受到电商裂变的巨大力量。利用“武汉活鱼”品牌和社群电商经验,黄锦峰摸索“托盘销售”模式,把武汉鲈鱼卖向了全国。
现杀鲈鱼装上冷链专车发往广州
03
“武汉活鱼”从“托盘社群”游向全国
托盘商是商户和生产商之间的中介,是商户的代购和生产商的销售。目前,黄锦峰与16个省的托盘商建立了合作,分别加入由托盘商建立的